时间:2024-12-07 来源:网络 人气:
工艺系统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装配、检测等工序,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机床、工件、夹具、刀具等硬件设备和工艺参数、操作规程等软件要素。
工艺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工工艺设计: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等。
机床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床。
刀具和夹具设计:设计满足加工要求的刀具和夹具。
工艺参数确定:确定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
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基准分为以下几类:
设计基准:根据产品图纸确定的基准。
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定位基准等。
原有基准:在加工过程中已经存在的基准。
附加基准:在加工过程中新增加的基准。
粗基准:精度较低的基准。
精基准:精度较高的基准。
加工精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尺寸精度:工件尺寸与设计尺寸的接近程度。
形状精度:工件形状与设计形状的接近程度。
位置精度:工件各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原始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原理误差:由于加工原理本身引起的误差。
定位误差: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调整误差:机床、刀具、夹具等调整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刀具误差:刀具本身存在的误差。
夹具误差:夹具本身存在的误差。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机床主轴回转不平稳引起的误差。
机床导轨导向误差:机床导轨导向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机床传动误差:机床传动系统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刀具磨损:刀具磨损引起的误差。
测量误差: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工件形状误差。
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
夹紧力和重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传动力和惯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误差复映现象是指由于工艺系统误差变形的变化,使毛坯误差部分反映到工件上的现象。误差复映系数表示误差复映的程度。减少误差复映的措施包括:
增大走刀次数。
增大工艺系统刚度。
减小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