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8 来源:网络 人气:
哇,你知道吗?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的地下,隐藏着一条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排水系统——福寿沟。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守护着赣州古城的安宁与繁荣。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福寿沟,探寻它的传奇故事。
一、千年古沟,福寿之源
福寿沟,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吉祥与美好。它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由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修建。这条全长12.6公里的排水沟,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行于赣州古城的地下,为古城带来了无尽的福祉。
福寿沟的设计独具匠心,它巧妙地利用了赣州古城的地形地貌,将城区划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福沟负责排放城东南之水,寿沟则负责排放城西北之水。这种分区排水的设计,使得福寿沟在防洪排涝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巧夺天工,排水系统中的瑰宝
福寿沟排水系统由四大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堪称巧夺天工。
1. 地下排水沟:这是福寿沟的主体部分,全长12.6公里。沟内设置了篦子、独龙桥、沉井、狮扒等水利构件,既保证了排水畅通,又避免了污水外溢。
2. 城外的防洪墙:老城区的古城墙和建春门、涌金门、北门三座防洪闸,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防洪效果。
3. 池塘:全市共有大小池塘84个,它们具有调节和储存城市径流的效果,是福寿沟排水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4. 水窗:福寿沟共设有12个水窗,利用地形的高差,连接市内的坑塘水系进行蓄洪。当河水水位超过出水口时,水窗自动关闭,拦截河水的倒灌;当洪水消退,水位低于出水口时,水窗自动打开,泄水入江。
三、活文物,赣州古城的骄傲
福寿沟历经千年,至今仍完好无损,畅通无阻。它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活生生的文物,见证了赣州古城的千年沧桑。
2019年10月7日,福寿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介绍这一重要的水利工程,依托魏家大院这个省级文保单位,修建了福寿沟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系统地、真实地、有趣地了解福寿沟的修建背景、结构组成、建造技艺、科学原理。
四、福寿沟,海绵城市的启示
福寿沟排水系统不仅为赣州古城带来了福祉,还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智慧的光芒,也让我们明白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福寿沟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
1. 规划长远,设计合理:福寿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赣州古城的地形地貌,采用了分区排水的方式,使得排水系统既科学又实用。
2. 巧妙防水,避水入城:福寿沟巧妙地利用了地形高差,将废水排入城外,避免了城市内涝。
3. 沟塘连通,调蓄洪水:福寿沟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既可避免沟水外溢,又可利用废水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
4. 防淤设计,减少阻塞:福寿沟采用了钱形水孔、防淤沉井等设计,有效减少了沟道的阻塞。
福寿沟排水系统,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也是一座智慧的宝库。让我们在传承和发扬古人的智慧的同时,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