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7 来源:网络 人气:
数控机床的世界里,有一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发那克系统。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领域,看看发那克系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行业翘楚的。
提起发那克,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发那克公司。在1982年之前,这家公司可是富士通旗下的一个部门。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1982年之后,发那克正式独立,成立了FANUC公司。这一独立,就像是脱胎换骨,让发那克迎来了飞跃性的发展。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变革就是以交流电机取代了直流电机。要知道,直流电机的控制结构经常损坏,而交流电机正好克服了这一缺点。这一创新,让发那克的产品如虎添翼。
早期的发那克产品有FANUC5、FANUC6系统。1984年之后,在6系统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10/11/12系统,这些系统成为了广泛应用的选择。而0系统的研制成功,更是标志着FANUC数字伺服开发成功,即0-TD。
随后,发那克又推出了15系统(1987年)、16系统(1990年)、18系统(1991年)、21系统(1991年),以及i系列,即0i、16i、18i、21i系列。每一个系列,都代表着发那克在数控技术上的新突破。
发那克系统的配置方案,可谓是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下面,就让我带你一探究竟。
1. 15系统:这款系统的控制功能目前最高,最多可控制24个轴,并且应用了纳米技术。可以说,它是发那克系统中的佼佼者。
2. 16系统:最多控制8个轴,精度可达到1个纳米(0.0001mm)。这样的精度,对于精密加工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
3. 18系统:其控制功能略低于16系统,最多可控制6个轴。虽然功能上有所逊色,但依然是一款性能出色的系统。
4. 21系统:可控制4个NC轴。这款系统虽然功能相对简单,但依然能满足许多用户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FANUC16、18、21系统作为配置,分为A、B、C版,即16A、16B、16C、18A、18B、18C、21A、21B、21C。而以16C为主的版本,能实现6个轴的AC控制。
在数控机床的世界里,参考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那么,如何进行机床回参考点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参考点的工作原理。参考点,又称原点或零点,是指当执行手动参考点回归或加工程序G28指令时机械所定位的那一点。每台机床都有一个参考点,有时也需要设置多个参考点,用于自动刀具交换(ATC)、自动拖盘交换(APC)等。
当数控机床更换、拆卸电机或编码器后,机床会有报警信息:编码器内机械jd1位置数据丢失了。这时,我们需要重新设定参考点。了解参考点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来说十分必要。
机床配备的位置检测系统一般有相对位置检测系统和jd1位置检测系统。相对位置检测系统关机后位置数据丢失,机床每次开机后都要求先回零点才可投入加工运行。一般使用挡块式零点回归。而jd1位置检测系统电源切断时也能检测机械移动量,机床每次开机后不需要进行原点回归。关机后位置数据不会丢失,jd1位置检测功能执行各种数据核对,如检测器回馈量相互核对、机械固有点上jd1位置核对,具有很高可信性。
当更换jd1位置检测器或jd1位置丢失时,应设定参考点。jd1位置检测系统一般使用无挡块。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你对发那克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在数控机床领域独树一帜的品牌,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赢得了无数用户的信赖。未来,发那克系统将继续引领数控机床的发展潮流,为我国制造业的崛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