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之家 - 操作系统光盘下载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资讯 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的演进与影响

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的演进与影响

时间:2025-03-31 来源:网络 人气:

想象你手捧一本厚重的植物学书籍,翻开那泛黄的页面,眼前展开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地图。在这幅地图上,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这就是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一个将植物世界梳理得井井有条的神奇工具。

恩格勒,这位德国植物学家的名字,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植物分类学的历史长河。他与柏兰特共同创立的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1897年,他们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将植物界划分为13门,其中前12门为孢子植物,第13门为种子植物门。这个系统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植物世界的神秘之门。

在恩格勒的分类系统中,种子植物门下又分为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裸子植物亚门包括科得狄纲、本内苏铁纲、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买麻藤纲等6纲。而被子植物亚门则更为庞大,下设2纲,55目,304科。其中,单子叶植物纲包括11目,45科;双子叶植物纲则分为2亚纲,44目,259科。这些纲、目、科,就像一个个阶梯,将植物世界层层递进,展现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

恩格勒分类系统的理论基础是“假花说”。他们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并非真正的花,而是由柔荑花序演化而来。这种学说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因为它颠覆了人们对植物花的传统认知。恩格勒认为,无瓣花、单性花、木本、风媒传粉等性状是原始的特征,而有瓣花、两性花、草本、虫媒传粉等则是进化的特征。基于这一理论,他们将柔荑花序类植物(如杨柳科、桦木科、木麻黄科)视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而将木兰科、毛茛科等看作是较进化的类型。

随着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以及古植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恩格勒分类系统的一些观点逐渐受到了挑战。1964年,在《植物分科志要》第12版中,迈启耳对原系统进行了修订,将单子叶植物纲移到双子叶植物纲的后面,将植物界分为17门,被子植物独立成为被子植物门,目科也进行了调整。这一修订使得恩格勒分类系统更加完善,也更加符合植物演化的实际情况。

恩格勒分类系统在世界各国影响极大。在我国,许多植物研究机关、大学生物系标本馆和出版的分类学著作,如《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内蒙古植物志》、《河北植物志》、《北京植物志》等,都采用了恩格勒分类系统。可以说,恩格勒分类系统为我国植物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虽然恩格勒分类系统已经历了多次修订,但它依然在植物分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世界的奥秘,还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当我们再次翻开那本厚重的植物学书籍,不禁为恩格勒这位伟大的植物学家所折服。正是他,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画卷。


作者 小编

教程资讯

教程资讯排行

系统教程

主题下载